top of page

北京與李嘉誠“決裂”的前因後果

【分析】2019/09/21

香港富商李嘉誠因一句對年輕人網開一面而遭到中國官方激烈砲轟,其用詞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儼然把他推到了敵對的一邊。

(一)導致北京憤怒的原因

在北京眼裡,李嘉誠對香港青年抗爭運動的表態,用詞模糊,立場不鮮明,玩“腳踏兩只船”,“以求個人利益最大公約數,助長了抗議者的志氣”。

李嘉誠的身分及利益取捨,與北京發生衝撞。李在表態中,既不想完全冒犯北京,也願不得罪港人。李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都有投資和客戶,兩邊都不能得罪,因此採取兩邊都“討好”和溫和“批評”的文字表達方式,來回應北京和港人的訴求。此前,在“深圳500人會議”上,據稱北京要求香港商界人士主動選邊站隊,支持港府運作。而李嘉誠沒有按照北京的意圖表態,大陸不買賬,氣氛李嘉誠玩“兩面派”手法,變相支持同情香港抗議青年,決定予以“揭穿”和韃伐,在香港商界以儆效尤。結果是,北京與李嘉誠撕破臉,空開挑戰,令李嘉誠今後在港和大陸的前景堪憂。

(二)決定因素

有消息稱,北京認為李嘉誠是香港抗議運動幕後支持者之一,要求李明確站隊表態,但李卻未遵循北京的旨意。這說明北京與李嘉誠在經濟利益和政治抉擇上出現嚴重分歧。同時也表明,北京與香港金融和地產商之間在香港治理上的裂痕。香港金融和商界對北京加强干預香港事務和掌控金融等不滿,而北京則抱怨港商炒作房地產,讓香港房價高居不下,并指李應為返送中運動的興起和持續負責任。而李嘉誠在這方面又是香港房地產和金融界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一個人。李嘉誠的態度對港人來説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北京早就對李嘉誠的行爲不滿,如從2011年開始,就其投資和企業撤出中國大陸和香港,轉而投向歐美和世界其它地區。

(三)後果與前景

李嘉誠抉擇的“失算”,與北京的要求相抵觸,這讓李可能成為北京打擊香港商界自主意識的典型和替罪羊,李今後在大陸和香港的生意和影響力將受“重創”。香港未來政經局勢的發展也將決定北京與李和香港商界的關係及政策。李與港府和大陸的關係如何變化,也要看今後北京高層“務實派”和保守派意見交鋒的結果如何,並取決於香港對中國經濟和官僚利益的重要程度如何。

最近,網傳黃奇帆有關香港問題的講話,亦是中共內部另一種聲音的存在,即對香港應“網開一面”,這是中共經濟發展和官僚利益的需要。據稱,黃奇帆說:“香港死,大陆完。社会主义体制需要一个信用担保才能和资本主义体制做经济交流,香港就是这个担保。说上海和深圳可以替代香港的,是无知” 。根據黃奇帆過去的一些表態,他説出類似上述的話是有可能的。黃在中共内部向來以開明務實著稱。同時,北京對此次香港運動的認知和評估,也將引起北京内部思想和政策的爭議和變化。

李嘉誠今後表態可能性有兩種:要麽屈服於北京,改變同情港人的腔調;要麽繼續保持模糊態度,與北京保持距離,最壞情況甚至是與北京“完全”切割。


2019-09-2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