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參與伊朗、俄儸斯在阿曼灣聯合軍演
簡析 2019/10/18
之前,半官方的伊朗新聞社援引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國際事務和國防外交部長加迪爾·內紮米·普爾將軍的話說,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正計劃很快將在阿曼海和印度洋北部舉行海上聯合軍演。他稱:演習有不同的目標,包括戰術和軍事經驗的交流,有時它們尋求的政治目標表明參與者之間的某種融合。週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迴避了有關演習的問題,只說中國軍方與外國同行保持了“定期合作”。
中國在國際水域阿曼灣參與伊朗和俄羅斯聯合軍演的幾個看點:
一、軍演的時間點和中國中東政策
美國極限施壓伊朗,美中貿易等領域糾紛加劇,引發外界對軍演動機和中國中東戰略意圖的揣度。中國軍事分析人士稱,儘管中國將其參與與伊朗和俄羅斯進行的聯合海軍演習,但參演範圍限制在非戰鬥部隊,以強調其不願捲入中東沖突的願望。分析稱,解放軍可能不會派遣常規海軍任務參加三邊聯合演習,而只會派遣常規反海盜艦隊,該艦隊已部署到索馬裡海域,以保護商船。北京軍事分析員周晨鳴也說,中國可能只會派出維和,反海盜和人道主義救濟人員參加演習,以突顯其維和重點。
二、軍演的水域
石油運輸重要通道,中東地緣要衝。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國聯合軍演的地點,是在印度洋北部的阿曼灣。阿曼灣位於印度洋北部的阿拉伯海靠近伊朗和阿曼的海域。從印度洋中部經阿拉伯海向北就能進入阿曼灣,由阿曼灣再往裡走就是霍爾木茲海峽,穿過霍爾木茲海峽就是波斯灣。伊朗和沙特之間的海灣就是波斯灣,伊朗和阿曼之間的海灣就是阿曼灣,兩個海灣之間由霍爾木茲海峽相連。而美國主導的波斯灣國際“護航聯盟”要護航的位置,就是波斯灣到霍爾木茲海峽。美國的護航聯盟針對的是伊朗,中俄與伊朗在該水域展開聯合軍演,其針對的對像則不言而喻。
三、軍演的戰略意義
平衡美國在中東的作用。雖然中俄聯合軍演很常見,每年都舉行好幾次,但中國和伊朗的軍事合作近年來卻越來越深化。而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三國聯合舉行軍演還是第一次,而且是在阿曼灣舉行,其政治意義非同一般。這表明,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三國的軍事合作關系提升到了“新的層級”。美國不斷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力圖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實現對伊朗的全面封鎖。這對伊朗將越來越不利,同時損害中國和俄羅斯在區域的利益。因此,中俄勢必采取相對平衡措施,防止今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因此而倒向美國。三國聯合軍演,是中俄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對衝美國極限施壓伊朗的聯手出擊的一種宣示。這樣,伊朗也才能盡量長地遵守伊核協議。這表明,大國博弈不僅僅在東亞、東歐、北歐等區域,而且在中東也越來越激烈。北京有人認爲,目前川普政府力圖推動一場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和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之間的“中東地區大亂戰”,美國試圖以此來“控制中東和石油定價權”,同時阻礙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而中國和俄羅斯則是在“努力阻止這場可能爆發的戰爭“,以確保自己在中東的利益。
四、保障波斯灣等石油通道暢通
在北京看來,伊朗一旦因爲美國制裁而崩潰,美國掌控整個中東就將控制全球石油定價權。這樣,美國想打擊俄羅斯就可壓低國際油價,想打擊中國就可拉擡國際油價,讓中俄處於極大的戰略被動。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原油出口國,石油都是兩國經濟命脈。因此,中俄必須防止控制權完全掌握在美國手裡,在中東地區實現戰略平衡。
----------------------------------
歸結來講,中國的中東政策是:“不捲入”中東各國的糾紛和戰亂,如在對待土耳其進犯敘利亞以及沙特阿拉伯油田被襲等事件上的“不介入”立場;確保中國在印度洋的運輸通道暢通,與俄國平衡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如對待拉美的委內瑞拉),但不直接與美國在該地區發生衝突;戰略力量對比上與美國在印度洋和波斯灣等中東地區進行抗衡,阻止美國一家獨大,體現中國全球軍事能力的提升,讓美國知道中東“不是華盛頓一方説了算”。
另外,一個關鍵的視點則不應忽略:對於北京來說,俄國是確保中國在美中關係、印太和中東等區域發展的關鍵夥伴。沒有俄國的支持和參與,中國崛起前景堪憂。因為,川普政府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和在其他領域全面壓制中國,與普京的全球戰略規劃“密不可分”。川普實際上是在“執行普京的指示”。首先,以貿易戰遏制中國崛起,這符合莫斯科的在亞太和全球的戰略利益。過於強大的中國,給俄國造成了極大的戰略威脅。通過美國的壓制,相對弱化的中國會消減這種戰略焦慮,並讓北京更多地倒向莫斯科。
2019/10/18